低调但很拿得出手的🇨🇦 小众护肤品

人对远方的追求,具像化到消费上,就是在中国要海淘,在外国就要反向海淘。

都是买小众护肤,在北美要买欧洲货,在欧洲望着北美兴叹。

20 年前,在加拿大的我,四处求朋友找渠道,要买德国世家,要买 Neal’s Yard Remedies,要买 Aesop;到了10 年前,就是欧洲的朋友,找我帮买 Drunk ElephantSunday Riley……现在,年纪大了,也折腾地差不多了,不妨试试加拿大本土品牌吧。

其实,加拿大的小众护肤就是低调,但好用的也不少——功效型的、高科技的,提供情绪价值的。这几个都不能算近期爱用,应该是经过了时间检验的。

愿你喜欢。也想听你的分享。

Ava Isa Every Morning SPF30

北美产的防晒霜乏善可陈,但这款来自加拿大 The Sunscreen Company 的防晒还是非常能打的。我认识她家 CEO,是创始夫妇的女儿。早前在华盛顿一家非营利机构工作,一言不合辞职回家继承家业。不仅继承了家业,还继承了父母的专业要求——两位都是医生,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效果有着近乎苛刻的高标准——一直致力于研发安全、不泛白、使用感舒适、防晒效果强大的物理防晒。美国前总统夫人 Michelle Obama,著名主持人 Oprah都是她家粉丝,美国网球名将大威廉姆斯的防晒产品也是她家设计配方制作的——三位都是黑人,是不是可以侧面证明她家防晒真得不泛白。

Hydrextreme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a6 preset

用过七八瓶的超补水精华,来自 Consonant Skin + Care,号称专业敏皮护理品牌。成分简单,就两种。纯水质地,极易吸收。临床研究证明过的深层补水效果,涂抹一小时后补水效果超过玻尿酸精华的 70% 还多,24小时后还能超出 35%。因为清爽,特别适合夏天使用,所有皮肤都可以用,也都值得尝试。价格令人咋舌,10ml 就要70几加币。想念当年还给力的 Costco,好像两瓶 30ml 的组合装价格也不到 $100 。

Rose Botanical Tonic

Sangre de Fruta 是卑诗小岛 Bowen Island 的品牌,植物系,充满了灵怪的艺术气息。去年夏天,她家创始人送给我一些产品,其中最喜欢的就是这支玫瑰喷雾,据说也是她家的拳头产品。香气调的恰到好处,喷雾丰富细腻,丝丝入微,潜进鼻息里。我把它存放在冰箱里,早起时喷一喷,是温温柔柔地把你唤醒;工作时喷一喷,会扫掉脑袋里的昏昏沉沉。随时随地喷一喷,人清爽了起来,心也就静下来。

Clay-to-Foam Cleanser

powder cleanser
1号 microbiome cleanser

aN/Hydra 是早前爆红的小众彩妆品牌 Bite Beauty 的创始人创办的护肤品牌。我因为当时要写一个无水配方的主题而接触到了她和她的产品,当时这个洁颜粉还叫做 Microbiome Cleanser,占尽了护肤领域的关键词——益生菌和无水。她的理念很简单,护肤品中水含量在80%以上,但就起个 filler 的作用,无水就更浓缩更高效,而且还可以不添加防腐剂,使用更安心。

洗脸时,每次用 25分硬币大小的量,加几滴水稀释融合,先是会变成调稀了的泥面膜,慢慢会形成泡沫。它的泡沫不是特别丰富厚重的,很轻盈细腻,洗完脸也不会干,很顺滑。尤其推荐旅行时携带,很方便,不受液体30ml的限制。

Copper Amino Isolate Serum CAIS3

NIOD_CAIS

我自己用下来的感受,NIOD 的这款蓝铜精华是一支锦上添花的产品,推荐你皮肤状态较好的时候用,维稳效果一流。蓝铜胜肽被称为多肽里的黄金,它能通过提高皮肤自我修复的能力,促进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再生,抗衰抗炎,修复细胞等等。用量上比较随意,我基本都用大半个滴管的量,蓝色无味,用起来很清爽,非常好吸收。

The Ordinary Niacinamide 10% + Zinc 1% 和Alpha Arbutin 2% + HA

The Ordinary Niacinamide and Arbutin serum

这两年原料桶护肤概念又退流行了,但该说不说,The Ordinary 早期推出的产品还是相当拿得出手的。如果你脸上有斑点,我强烈推荐你试试这个组合。不到 20 加币买两瓶,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绝对是一套便宜大碗效果看得见的产品。我眼下有一块蛮明显的斑点,就靠它俩,各一瓶,实实在在浅了两个号,就是你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真得是我用来用去,大牌小牌,最好用的qu斑产品了。

May Lindstrom: 从“我”品牌到“超我”品牌

再过十年回头看,2024 年应该是 May Lindstrom Skin 品牌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转折点。这是我和品牌创始人 May Lindstrom 自 2019 年以来的又一次对话,也似乎是她第一次对外界表达了“扩张”的野心。此前的她,一直信奉“stay small”,坚持小批量生产,小规模经营,以和客户建立直接而亲密的个人化关系为傲。现在的她,“已经准备好服务更大更广的群体了。”

为了能够理直气壮地说出这句话,她已经准备了七年。

缩小零售版图,转战官网直销

2017 年,正是包括 May Lindstrom Skin 在内的北美小众美容品牌发展如日中天的阶段,但 May 却出乎人意料地收缩了一半的零售商版图。2020 年,在 YQ 期间零售店关门、供应商不确定性以及消费者购物习惯改变等因素的催化下,她又一举砍掉了全部零售渠道,彻底转型官网直销模式。

曾经,零售商不仅是 May Lindstrom Skin 销售的中坚力量,更是一份认可。May 还记得 2014 年接到 Barney’s 的邀请时的不可置信,“Barney‘s 是传统奢侈品零售商,她们的顾客不在乎绿色美容的风潮,她们只在乎是否好用。” May 说,仅这一点就是对她最大的认可和鼓励,“那可能是我第一次真正觉得这事儿成了。”

但世异时移,零售商销售的劣势逐渐显现出来。2017 年减少零售渠道是她试图平衡和优化这种模式的最后一次努力。从供应链出发,严格控制上架周期和库存管理,她的目的是确保零售商售卖产品的新鲜度。同时,通过加强对零售商员工的培训,希望为客户打造沉浸式的高端自我护理体验。但显然,这种努力不具备可持续性。零售店数量众多且员工流动性极高,“我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培训,一个月之后这些员工可能就换了一家店工作了。” 

四年后的今天去看,这已经是得到了时间验证的决策。但当下,却并非易举。全面撤出零售商,意味着切断了品牌几乎一半的营收来源,更何况是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期。

做高 X 格敏皮护肤品牌

但品牌的发展与个人成长无异,都是一边获得,一边失去。May 坚信,这是符合品牌核心价值与独特定位,以及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她能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完美传达自己的理念,强化品牌核心价值和独特定位;能更好地控制产品从生产到客户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品质和新鲜度;能整合客户的购物体验和使用体验,与客户建立更直接更紧密的关系,增加客户忠诚度……

作为小众护肤品牌,May Lindstrom Skin 身上有诸多标准化的标签。但个人化和亲密感是她独有的特色。这当然是 May 十几年来的有意为之。从初入这一行,她的起点就是“客户的浴室”——一个人家里最私密的房间,“我是在这里,了解她们和她们的需求,为她们定制配方和产品。”

也是在这里,她看到了自己目标客户的样子:她们或者皮肤敏感,或者有某种程度的皮肤问题;她们的护肤品柜子里,展示在最上层最外层的永远都是来自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好看的瓶瓶罐罐,而藏在下层那些看不见的地方的是她们真正在用的,护肤科医生的处方药或敏感皮肤专用产品,单调无趣,“是她们羞于启齿的自己不完美的证明。”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 May Lindstrom Skin 诞生于那个 Green Beauty 还未成气候的年代,却没有像那时只能在 Whole Foods 货柜上找到的为数不多的天然产品一样走“物美价廉”的路线。May 选择“做小众奢侈品牌”——“我要做无论从功用上还是外形上,都令她们骄傲的产品。”

“我”和客户的亲密关系

骄傲,是一种情绪价值。那个小众护肤品牌初兴的年代,May 已经洞察到近年来才被频繁提及的“情绪价值”的重要性。这份骄傲来自于——

颜值,试问谁不会看一眼 Blue Cocoon 就沦陷在那一汪蓝色里?

气味,泥土和植物香气交织,层层叠叠蔓延进鼻腔。

安心,虽然专为敏皮打造,也是众多消费者暴晒或刷酸后最信赖的选择。

疗愈,使用过程带来的放松、愉悦已经是现代男女的新刚需。

也来自于亲密感,几乎任何时间都能和品牌创始人发生直接单线的联系,是 May Lindstrom Skin 的消费者们被培养出来的“一份期待”。

不可否认,May 和她的关注者、消费者之间的纽带是她的品牌能够在市场上迅速立足并走得长远的关键之一,但现在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品牌进一步发展的制约。这其实是许多以创始人形象为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淡化个人色彩,助力品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成功案例,前有 Glossier 的 Emily Weiss;现有英国知名化妆师 Lisa Eldridge,推出个人品牌 Lisa Eldridge Beauty 后也通过更加企业化的运作和营销来增加品牌的存在感。

但这看似更合理也更可能带来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未必适用于 May Lindstrom,也并非她认为的明智之举。2020 年的销售模式转变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零售商客户逐渐转移到官网的过程,May 扩大了实验室,增加了设备,优化了资源,在人力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将产能提高了近三倍,满足不断回升的销量所需,也为下一步的发展打好了基础。而为了增加网站的曝光量和获得新客,13 年没有在广告上花过一分钱的她开始学营销,做关键词竞价,推出积分奖励计划,到现在开始着手建立品牌的首个营销部门。

学会放手,成就“超我品牌”

但至少目前,她的目标和 Lisa 不同。她是要在深耕小众品牌和个人品牌领域的框架里,扩大品牌的体量。也所以,个人化、亲密感的客户关系,仍然是她接下来继续关注的重中之重。但亟需改变的,是她需要从日常运营中脱离出来,并逐渐切断自己与消费者之间的单线联系。

换言之,就是放手。放手,是 May 一直在死磕的课题。她很早就认识到自己需要从诸多日常事务中慢慢抽离出来:一开始,是包装邮寄;后来是产品制作;再后来是原料采购……每一步她都经历了类似的成长痛。“最早由工作人员完成灌瓶和包装的时候,我甚至产生了强烈的自责和愧疚。” May 回忆说,“我一度不敢再声称这些都是由我制作完成的产品。”

最近一次的放手是客服部门的邮件把控。一度,May Lindstrom Skin 的客服人员是无权点击邮件发送的。她们负责起草回复客户的邮件,但必须经过 May 亲自检查和修改后才能发送。“我喜欢亲力亲为,因为不相信别人会和我一样在意,做得和我一样好。”

但事实上,无论是客服(carebear)还是团队的其他工作人员,“都能胜任自己的工作,甚至做得比我更好。”我们常常强调自主能动性,但更多时候我们的改变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推动。不再一对一的回复客户的信息和问题,让 May 产生了严重的分离焦虑,但她也看到这更可能成为一个创造多线联系和深化影响的契机。

她或许不能一一回复每一个人,但她可以根据这些问题进行集中的创作和拍摄。一方面为提问者提供更全面且深入的解答,同时公开回答的方式会帮助更多有同样困扰的人们。May 认为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客户关系和更高维度的亲密感,更能创造品牌和客户的共赢。

北美最好用的三款日常防晒

防晒霜大户,一年四季每天都会用。推荐的产品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但主要是日常使用,不考虑极热极晒以及户外运动时。

所在地:温哥华

诉求:日常向,非户外运动爱好者。

肤质:中性偏干

偏好:

  1. 除非大太阳,一般用 SPF30 的防晒产品。
  2. 更加追求肤感——毕竟效果最好的防晒是每天都会用的防晒,喜欢保湿霜一样的质感。
  3. 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更偏向于前者。
  4. 几乎不用有色防晒。可能解决了物理防晒泛白的问题,但一用有色防晒,我(仅就我个人而言)就会忍不住减少用量,结果就是达不到防晒的效果。

言归正传,先呐喊一下,Olay Regenerist Mineral Sunscreen Face Moisturizer, Zinc Oxide, SPF 30,我最爱的防晒,全方位满足我需求的防晒,是停产了吗?!!!!!为什么买不到了?还能买到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鄙视它丑,它真的很好用——不泛白,不假白,肤感柔和舒适,物理防晒。囤上,一年四季,用在哪一天都不会出错的产品。

如果没有它,你可以考虑试试 The Sunscreen Compnay Ava Isa Every Morning Sunscreen SPF 30

加拿大不多见的名声在外的小众品牌了吧?主打物理防晒,也因为把物理防晒做到不泛白而经常被黑人 pick(很说明问题了吧?)奥普拉,美国前总统夫人 Michelle Obama 都是她家粉丝,美国网球名将大威廉姆斯的防晒产品也是她家设计配方制作的。

实际上这款的原版才是我物理防晒的白月光,停产后换新版,真的是逃不脱新版不如旧版的魔咒——可能在现有的物理防晒里仍然是next level,但从肤感来讲随时都能被旧版秒成渣,是很明显的防晒产品的肤感。

有一定的流动性,乍看会觉得是很水润的产品,但涂抹会有阻滞感,是一种油膜裹住霜体的推不太动的感觉。好处呢,就是这种感觉和微微的泛白都会在不到一分钟后消失。

如果你不介意化学防晒,那就推荐 La Roche Posay Toleriane Sensitive UV SPF 30 Daily Facial Moisturizer

肤感绝不比 Olay防晒差,涂抹起来顺滑舒适,也不会因为是敏感皮用而厚重,完全没有负担。是我永远都买一囤一的产品。

相信每个用防晒的人都会为补防晒而皱眉头吧,反正我是无法忍受在没洗过的脸上再糊一层 whatever 的。但不得不补的时候,还是很推荐Colorescience 的防晒粉的——Sunforgettable® Total Protection® Brush-On Shield SPF 50。和霜、油、喷雾等等相比,粉这种质地就赢了,尤其是夏天烈日炎炎大汗淋漓之下。补涂防晒粉的诀窍,一要屏住呼吸,二要用量足够。

Sangre de Fruta:从温哥华小岛到艾美奖舞台

Allison Audrey Weldon在Bowen Island岛上安了家。一栋 80 年代初建的老房子,在改造、翻新和年年岁岁的相处中,嵌上了她的印迹。Sangre de Fruta 的第一家门店也开在这里。阳光清透,Artisan Square 的红砖墙上树影交叠。这栋极富电影质感的建筑见证了 Sangre de Fruta 从一个店面到有了办公室,以及独立的生产空间;产品从个位数到数以十计;从名不见经传到获得 Goop 的青睐,以及受邀为艾美奖提供伴手礼;从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到 15 个人的核心团队。而 Allison 的角色也在不断迭代,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品牌管理者和营销人。

Continue reading

苹果脸上计算机Vision Pro到底是什么东西?

革命之处或许在于,之前 iphone 取消了屏幕书写笔,而 Vision Pro 取消了键盘和触摸板这些物理控制器。你不用桌子或膝盖放电脑了,看的区域范围不在受限制,视线所及都可以,你四周所有物理空间都是计算机屏幕。对于宅在狭小室内,想要看场影院级电影或游戏的人来说,The Vision Pro 通过两个非常小但有 2400 万像素分辨率的显示器投射到你的眼睛里。

Continue reading

最爱的两个迷莲卡薇单品,章小蕙一个都没提?

话说,在国外籍籍无名的 Miriam Quevedo (迷莲卡薇)能在国内呼声如此之高,章小蕙绝对功不可没。直至如今,章小姐一有动向,Miriam Quevedo 就会翻红一波,最近章小姐的 xhs 直播首秀自然也不例外。

我这些年也几乎尝试了 Miriam Quevedo 的全线产品。总结下来,应该说是水准在线,但也不至于惊艳。常年浸润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难免不受铺天盖地的“惊艳”影响而买买买,但实际用起来,常常困惑于大家的惊艳来自哪里,以致于怀疑自己全身上下是不是只有皮肤钝感力最强。

Continue reading

你要知道的关于Collagen-胶原蛋白的一切

最近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关于胶原蛋白粉的推广铺天盖地。Vital Proteins 的蓝罐罐首当其冲,Jennifer Aniston 作为他家的 Chief Creative Officer,给它带来的曝光量和影响力绝对不容忽视。但它还是成功刺激了我的兴趣,研究一下关于胶原蛋白。毕竟,人类 30 岁之后,每年胶原蛋白都会损失 1%。这种失去带来的衰老是全方位的,从皮肤到骨头。

Continue reading

干眼症,认准这款眼药膏,逛🇨🇦 shoppers必囤

看了好多眼科医生,大概是我还没严重到那种程度,说来说去都是“热敷、滴眼药水”这种万金油式的治疗方法。反倒是其中一个医生的前台给我推荐的这款眼药膏—— Bausch + Lomb Soothe Night Time Ophthalmic Night Time Eye Ointment 对我最有帮助。

毫不客气地说,完爆各种眼药水,包括大家强推的海露(Hylo)。其实我家庭医生自用 Hylo,赞口不绝,推荐给我,结果我用着十分一般。

Continue reading

在加拿大艾灸,30刀不到就能DIY双排烟系统。

加拿大艾灸自制排烟系统

在加拿大做养生 girl 各种不易,最近爱上了艾灸,喜欢那种被暖意覆盖的感觉。

但好的艾灸条不好买,然后排烟工作更是难上加难。靠开窗室内也会有很明显的颗粒浓度,而且室外寒气进来,和艾灸时不适合通风相违。烟是一定要排的,一来味道难闻,二来,烟雾太大对肺肯定不好。

最初的解决方案是在厨房艾灸,脱排油烟机下面。无奈油烟机力量有限,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每次艾灸结束,家里还是弥漫着烟味。

xhs 上很多人分享了自制艾灸排气系统的方法,但很多需要在窗上进行开孔或处理,不 handy 的家属选择自动规避。于是有了这套依托在油烟机上的简易系统——一根排气管、一个支架、一个金属钩、一个塑料圈。

排气管。

从homedepot购买,最小排气软管,含税价7.57,长度可以伸缩。

支架。

从temu买的,5-10元不等。最好选择一端有可以自由转动的夹子,方便调整角度。我这支不好,支撑力不够。

金属钩

用两个塑料圈套住排气管一头,要紧紧套住,然后用一个两头勾的小金属件,在homedepot可以找到。一盒也就2元钱不到,有好几个。

你当然可以做多个排气管,一个脱排油烟机有两个排气孔,因为管子口不大,每个上面可以绑3个管,最多6个。

这就是两个排烟系统的效果图,可以分别两处同时艾灸,屋内烟尘基本能做到95%以上排出,而且不会冷风嗖嗖的。

喜欢艾灸的小伙伴们,不妨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