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轻医美,日常如何护肤?

最近和国内一位杂志美容编辑聊天,提起现在的趋势,是把预算花在更加看得到效果的医美上,日常护肤反而没有那么重视了。

我一直以来都对医美有一点偏见,所以即便年纪大了皮肤状态也不佳,还是从未想过要去做医美,心理“壁垒”很难跨越。但“效果在那儿摆着呀,”她言之凿凿,在这个追求确定性和即时效果的年代,医美相比于慢功夫的日常护肤,的确更有性价比。

温哥华轻医美诊所 Formula Fig

医美直接作用于真皮层,能够提供即刻明显的效果;而日常护肤主要影响表皮,效果温和而缓慢。长期看来,两者的总投资差异可能并不大,医美显然更具效益,尤其是皮肤问题比较复杂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指出,”当护肤品遇见技术瓶颈时,医美是能突破皮肤生物学限制的选项。”

在日常护肤更趋向辅助功能存在的今天,怎样选才是同时获得效果和效率的最佳综合方案呢?

通常建议3:7分配法则 ——以医美为主,将70%预算投入每年1-2次精准刚需医美,另外30%用于安全、温和、修复型的日常“疗效维护支持”,成为一种更平衡和理想的投资方式。

医美后的护肤选择侧重如下几个方面:

基础护肤需求,如补水、保湿和防晒,主要追求温和安全,修复皮肤和维持稳定性。推荐 Tata Harper Superkind 系列,看名字就知道主打纯净和温和。它的成分包括胶态燕麦,红藻提取物和甘草根等等,都是针对泛红刺痛干燥等问题的,还添加了益生菌和益生元,平衡皮肤的微生态,减少外界刺激,很适合医美之后的皮肤修复。

tataharper_followyourbottle

想要温和,就要接受它一定程度上没有那么强效。但这个系列还是有品牌标志性的天然植物科技加持的,用于医美后藏时间的日常保养,能够起到深层滋润和辅助抗衰的作用。

医美之后皮肤受损,防晒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纯物理性防晒,当然很好。但防晒霜也是必不可少的保护层——还是更推荐物理防晒,之前说过很多次的加拿大品牌 The Sunscreen CompanyAva Isa Every Morning Mineral Sunscreen,防晒效果在北美防晒中堪称一流,同时没有矿物防晒的假白,值得一试。或者 EltaMDUV Clear Face Sunscreen SPF46,几乎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好防晒了。

sunscreen
sunscreens

选择高成分透明度和高安全性的护肤品牌。传统药妆品牌就很好,Avene 的喷雾Bioderma 卸妆水和 La Roche Posay B5修复霜,都是大名鼎鼎。其实 LRP 我最喜欢,它家的Toleriane Double Repair 系列非常适合干皮受损后修复使用,我尤其喜欢防晒日霜

LRP_B5

性价比来讲,就非 Cetaphil 和 Cerave 莫属了。极简生活,一瓶满足一家所需。这两瓶洗面奶都超级好用,Cetaphil Cream to Foam Face Wash 更温和,Cerave Renewing Salicylic Acid Cleanser 洗得更干净。还有这罐 Healing Ointment 是皮肤科医生推荐给我的,有皮肤敏感啊,湿疹啊什么的就用它没错了。

和 B5同样的修复原理,还可以用Dr. Jart+ Cicapair™ Sensitive Skin Face Moisturizer for Redness and Barrier Repair with Centella Asiatica

也不是说,你做了医美就不能下猛药了。在皮肤耐受的情况下,使用皮肤科医生或者医药级护肤品只会让医美效果更上层楼。ZO Skin Health 提供一系列的医用级护肤产品,这款 Growth Factor Serum Plus 是一款全方位的精华,皮肤维持健康稳定的状态的同时,也能减少皱纹和其它岁月的痕迹。

我们都知道护肤品的作用从来都不止是护肤,还能提供情绪价值。这一块我们的选择就丰富了起来,确认安全不过敏的情况下,有人喜欢贵妇品牌贵妇香,有人喜欢小众品牌天然美。

我属于后者,不断寻找和尝试小众护肤品牌,目前长期在用的May Lindstrom Skin。你当然可以说它颜值高,味道好,又天然又环保,情绪价值满满当当当。但小众品牌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终究还是要功能获得持久性的青睐,而且能有几个品牌做到所用成分全来自当年采摘和收获的新鲜植物?推荐 Blue Cocoon 给医美后想要日常护肤省心省力,流程简洁高效的人,不会让你失望的。

最后,这些选择都不能一刀切。不同的肤质、不同的项目、以及成分的不同,也会对护肤品的选择有影响。以ARgENTUM Apothecary 来说,一因为更强效成分的存在,可能更适用于稳定期,长期使用;二因为质地的关系,它也更适合于油痘肌,尤其再加上其标志性成分液态银的抑菌作用,祛痘后使用能够降低感染风险。

在轻医美时代,基础护肤和情绪价值变得更加重要。消费者不仅需要高效的基础护肤产品,还渴望通过护肤体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通过选择合适的护肤产品与轻医美治疗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维持和提升皮肤健康。

Mother Science Hero Serum 评测

无数次被对 Mother Science Hero Serum 的赞美洗礼后,终于还是趁着黑五折扣入手了。每天早晚使用,一个月多那么几天,空瓶。

结论就是,的确有效果,但不十分明显。

当然,我也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能有这样的效果已经很说明其有效性了。

如果你的斑点本来就很轻,那么很推荐尝试;如果你的斑点比较严重,确认自己愿意长时间连续使用,也不妨试试。

我个人暂时不会回购。主要是使用感一般,涂抹时有明显的颗粒感。我询问过他们客服,说是因为是天然成分,每一瓶质感都不同,很正常。但每一泵质感都不一样,我就觉得品控还是有点问题的。

这个所谓的天然成分,也是这款精华的明星成分叫做 Malassezin,皮肤原生就有。2016 年,品牌创始人之一 Ann Marie Simpson-Einziger 因为一次皮肤问题而偶然发现了这个成分,而经过研发成就了这个生物科技美容品牌。

据说,Malassezin 缓解色素沉着,改善皮肤屏障和抗氧化的效果都很难得出手,关键也没什么使用禁忌。白天叠加维C 精华,夜间配合 A 酸使用,都是锦上添花的选择。

之前在 Shoppers 入了 Murad Vita-C Glycolic SerumNeostrata Retinol。Neostrata 没啥好说的,好用推荐。但 Murad 还是挺刺激的,可能因为 Glycolic,我一般和 Malassezin 轮流用。

最近开始回归自己调的精油。现在正在慢慢消耗之前的囤货,估计之后会用“常青树”成品(比如 EL 小棕瓶)和自调精油的组合,至少一阵子吧。或许尝试过太多所谓“明星成分”之后的失望,但到最后还是会觉得基础护肤就够了。没有什么能抵消岁月的痕迹,皱纹斑点全都不可避免,但补水补油,吃得干净,睡得饱足,心情愉悦,皮肤健康有自然光泽,有每个年纪该有样貌,或许就是皮肤最好的状态。

南非人英国创业,靠西方玄学在中国卖出60万瓶保湿霜

几年前写过 ARgENTUM 的创始人 Joy Issacs,那时她刚刚开始在中国崭露头角;最近又有机会对话,ARgENTUM 已经被中国奢侈美容投资机构 Ushopal 收购,而她则继续留任 CEO 一职——前者同时作为品牌在中国的代理商,主要在中国市场继往开来;而她则会在自己更加擅长的英语世界开疆拓土,进军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美容市场。

对 Joy 来说,这是最好的时机和安排。之前也曾收到过诸多的投资意向都被她婉拒了,“我需要这个时间完成我个人的积累,产品的完善和品牌的成长,让自己能够站在更有利的位置。”

不仅如此,此举也成功避免了疫情的负面影响。甚至,ARgENTUM 还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在中国市场上有丰富经验和专长的合作伙伴,如虎添翼,一年间,销量翻了三倍,一举突破 5000 万美金。

一个品牌能否在市场上立足并有长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一些关键时间节点所做出的决定。而从 ARgENTUM 的发展来看,Joy 几乎抓住了每一个她应该抓住的机会,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之前的文章提到过,ARgENTUM 的诞生源于一个梦。看似草率,却其实催化了 Joy 内心深处一直都有的创业梦想。她是个行动派,但并不冲动。2010 年的她就意识到,小众品牌要在传统奢侈美容业一统天下的欧洲出头,一要产品过硬;二要能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于是乎,以Silver Hydrosol 水溶银胶与 DNA HP 海洋精萃两种标志性成分为核心的产品研发耗时两年,并申请了专利,是一种专业上的认证;而以塔罗牌的预示性为主题的品牌故事,以及购买产品时随机附送塔罗牌原型卡的创意,让每一次消费都打开了借机窥探此刻的自己的一扇窗户。“消费者可能看到了当下的自己,也可能看到了解决某个问题的指引,还可能成为做出改变的契机。” Joy 说,这种不确定性和小惊喜十分吻合品牌调性中的神秘感。

谁曾想有心栽花花不开,ARgENTUM 在本土似乎一直没有激起什么水花,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登上了王菲的梳妆台而在遥远的中国一夕爆红。

“我都不知道那些代理商是怎么找到我的电话号码的,” Joy 笑着回忆到。但即便是那时的她还完全不了解中国市场,甚至可以说道听途说中对中国市场有很多的误解,她还是决定“试试看”。一切都发展得很快,可能太快——不到半年,ARgENTUM 成功落地中国,又几乎是同时,就迎来了大爆发。

就此,她的工作重点转向了中国,而这个市场也没有辜负她,西方玄学在中国市场找到了共鸣,一颗种子跨越万水开除了花。Joy 很庆幸自己当年的果敢。毕竟现时不如往日,这个时代无论是经济大环境、消费者的眼界和需求,以及来自于国际品牌以及不断崛起的中国国货品牌的竞争,都是摆在眼前的挑战,难现当年的辉煌。

“中国至今也都是我们最大的市场。” 她说。

但 ARgENTUM 也并未停止在其它市场的探索。进入水溶银胶深受推崇的俄罗斯,似乎是格外顺理成章的一步,却因为俄乌战争和英国退出欧盟受阻,未能成行。现在的 Joy 正在推进第二次进军美国市场的步伐,上一次也就是2019 年,已经和 Barney’s 达成了合作意向,却因为后者宣告破产而计划告吹。

Joy 并未因此感到气馁。“创业者的日常工作就是应对挑战,解决问题。”她说。那些外界看来风平浪静,甚至顺风顺水的日子,其实都是浮在水面的鸭子,看似优雅,但其实双脚在水下拼命滑动。

有些事可能会晚,但不会不到。今年,曾经铺下的路现在又有了新的展开,Joy 预计 2025年 ARgENTUM 就会在美国落地。

低调但很拿得出手的🇨🇦 小众护肤品

人对远方的追求,具像化到消费上,就是在中国要海淘,在外国就要反向海淘。

都是买小众护肤,在北美要买欧洲货,在欧洲望着北美兴叹。

20 年前,在加拿大的我,四处求朋友找渠道,要买德国世家,要买 Neal’s Yard Remedies,要买 Aesop;到了10 年前,就是欧洲的朋友,找我帮买 Drunk ElephantSunday Riley……现在,年纪大了,也折腾地差不多了,不妨试试加拿大本土品牌吧。

其实,加拿大的小众护肤就是低调,但好用的也不少——功效型的、高科技的,提供情绪价值的。这几个都不能算近期爱用,应该是经过了时间检验的。

愿你喜欢。也想听你的分享。

Ava Isa Every Morning SPF30

北美产的防晒霜乏善可陈,但这款来自加拿大 The Sunscreen Company 的防晒还是非常能打的。我认识她家 CEO,是创始夫妇的女儿。早前在华盛顿一家非营利机构工作,一言不合辞职回家继承家业。不仅继承了家业,还继承了父母的专业要求——两位都是医生,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效果有着近乎苛刻的高标准——一直致力于研发安全、不泛白、使用感舒适、防晒效果强大的物理防晒。美国前总统夫人 Michelle Obama,著名主持人 Oprah都是她家粉丝,美国网球名将大威廉姆斯的防晒产品也是她家设计配方制作的——三位都是黑人,是不是可以侧面证明她家防晒真得不泛白。

Hydrextreme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a6 preset

用过七八瓶的超补水精华,来自 Consonant Skin + Care,号称专业敏皮护理品牌。成分简单,就两种。纯水质地,极易吸收。临床研究证明过的深层补水效果,涂抹一小时后补水效果超过玻尿酸精华的 70% 还多,24小时后还能超出 35%。因为清爽,特别适合夏天使用,所有皮肤都可以用,也都值得尝试。价格令人咋舌,10ml 就要70几加币。想念当年还给力的 Costco,好像两瓶 30ml 的组合装价格也不到 $100 。

Rose Botanical Tonic

Sangre de Fruta 是卑诗小岛 Bowen Island 的品牌,植物系,充满了灵怪的艺术气息。去年夏天,她家创始人送给我一些产品,其中最喜欢的就是这支玫瑰喷雾,据说也是她家的拳头产品。香气调的恰到好处,喷雾丰富细腻,丝丝入微,潜进鼻息里。我把它存放在冰箱里,早起时喷一喷,是温温柔柔地把你唤醒;工作时喷一喷,会扫掉脑袋里的昏昏沉沉。随时随地喷一喷,人清爽了起来,心也就静下来。

Clay-to-Foam Cleanser

powder cleanser
1号 microbiome cleanser

aN/Hydra 是早前爆红的小众彩妆品牌 Bite Beauty 的创始人创办的护肤品牌。我因为当时要写一个无水配方的主题而接触到了她和她的产品,当时这个洁颜粉还叫做 Microbiome Cleanser,占尽了护肤领域的关键词——益生菌和无水。她的理念很简单,护肤品中水含量在80%以上,但就起个 filler 的作用,无水就更浓缩更高效,而且还可以不添加防腐剂,使用更安心。

洗脸时,每次用 25分硬币大小的量,加几滴水稀释融合,先是会变成调稀了的泥面膜,慢慢会形成泡沫。它的泡沫不是特别丰富厚重的,很轻盈细腻,洗完脸也不会干,很顺滑。尤其推荐旅行时携带,很方便,不受液体30ml的限制。

Copper Amino Isolate Serum CAIS3

NIOD_CAIS

我自己用下来的感受,NIOD 的这款蓝铜精华是一支锦上添花的产品,推荐你皮肤状态较好的时候用,维稳效果一流。蓝铜胜肽被称为多肽里的黄金,它能通过提高皮肤自我修复的能力,促进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再生,抗衰抗炎,修复细胞等等。用量上比较随意,我基本都用大半个滴管的量,蓝色无味,用起来很清爽,非常好吸收。

The Ordinary Niacinamide 10% + Zinc 1% 和Alpha Arbutin 2% + HA

The Ordinary Niacinamide and Arbutin serum

这两年原料桶护肤概念又退流行了,但该说不说,The Ordinary 早期推出的产品还是相当拿得出手的。如果你脸上有斑点,我强烈推荐你试试这个组合。不到 20 加币买两瓶,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绝对是一套便宜大碗效果看得见的产品。我眼下有一块蛮明显的斑点,就靠它俩,各一瓶,实实在在浅了两个号,就是你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真得是我用来用去,大牌小牌,最好用的qu斑产品了。

May Lindstrom: 从“我”品牌到“超我”品牌

再过十年回头看,2024 年应该是 May Lindstrom Skin 品牌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转折点。这是我和品牌创始人 May Lindstrom 自 2019 年以来的又一次对话,也似乎是她第一次对外界表达了“扩张”的野心。此前的她,一直信奉“stay small”,坚持小批量生产,小规模经营,以和客户建立直接而亲密的个人化关系为傲。现在的她,“已经准备好服务更大更广的群体了。”

为了能够理直气壮地说出这句话,她已经准备了七年。

缩小零售版图,转战官网直销

2017 年,正是包括 May Lindstrom Skin 在内的北美小众美容品牌发展如日中天的阶段,但 May 却出乎人意料地收缩了一半的零售商版图。2020 年,在 YQ 期间零售店关门、供应商不确定性以及消费者购物习惯改变等因素的催化下,她又一举砍掉了全部零售渠道,彻底转型官网直销模式。

曾经,零售商不仅是 May Lindstrom Skin 销售的中坚力量,更是一份认可。May 还记得 2014 年接到 Barney’s 的邀请时的不可置信,“Barney‘s 是传统奢侈品零售商,她们的顾客不在乎绿色美容的风潮,她们只在乎是否好用。” May 说,仅这一点就是对她最大的认可和鼓励,“那可能是我第一次真正觉得这事儿成了。”

但世异时移,零售商销售的劣势逐渐显现出来。2017 年减少零售渠道是她试图平衡和优化这种模式的最后一次努力。从供应链出发,严格控制上架周期和库存管理,她的目的是确保零售商售卖产品的新鲜度。同时,通过加强对零售商员工的培训,希望为客户打造沉浸式的高端自我护理体验。但显然,这种努力不具备可持续性。零售店数量众多且员工流动性极高,“我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培训,一个月之后这些员工可能就换了一家店工作了。” 

四年后的今天去看,这已经是得到了时间验证的决策。但当下,却并非易举。全面撤出零售商,意味着切断了品牌几乎一半的营收来源,更何况是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期。

做高 X 格敏皮护肤品牌

但品牌的发展与个人成长无异,都是一边获得,一边失去。May 坚信,这是符合品牌核心价值与独特定位,以及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她能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完美传达自己的理念,强化品牌核心价值和独特定位;能更好地控制产品从生产到客户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品质和新鲜度;能整合客户的购物体验和使用体验,与客户建立更直接更紧密的关系,增加客户忠诚度……

作为小众护肤品牌,May Lindstrom Skin 身上有诸多标准化的标签。但个人化和亲密感是她独有的特色。这当然是 May 十几年来的有意为之。从初入这一行,她的起点就是“客户的浴室”——一个人家里最私密的房间,“我是在这里,了解她们和她们的需求,为她们定制配方和产品。”

也是在这里,她看到了自己目标客户的样子:她们或者皮肤敏感,或者有某种程度的皮肤问题;她们的护肤品柜子里,展示在最上层最外层的永远都是来自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好看的瓶瓶罐罐,而藏在下层那些看不见的地方的是她们真正在用的,护肤科医生的处方药或敏感皮肤专用产品,单调无趣,“是她们羞于启齿的自己不完美的证明。”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 May Lindstrom Skin 诞生于那个 Green Beauty 还未成气候的年代,却没有像那时只能在 Whole Foods 货柜上找到的为数不多的天然产品一样走“物美价廉”的路线。May 选择“做小众奢侈品牌”——“我要做无论从功用上还是外形上,都令她们骄傲的产品。”

“我”和客户的亲密关系

骄傲,是一种情绪价值。那个小众护肤品牌初兴的年代,May 已经洞察到近年来才被频繁提及的“情绪价值”的重要性。这份骄傲来自于——

颜值,试问谁不会看一眼 Blue Cocoon 就沦陷在那一汪蓝色里?

气味,泥土和植物香气交织,层层叠叠蔓延进鼻腔。

安心,虽然专为敏皮打造,也是众多消费者暴晒或刷酸后最信赖的选择。

疗愈,使用过程带来的放松、愉悦已经是现代男女的新刚需。

也来自于亲密感,几乎任何时间都能和品牌创始人发生直接单线的联系,是 May Lindstrom Skin 的消费者们被培养出来的“一份期待”。

不可否认,May 和她的关注者、消费者之间的纽带是她的品牌能够在市场上迅速立足并走得长远的关键之一,但现在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品牌进一步发展的制约。这其实是许多以创始人形象为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淡化个人色彩,助力品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成功案例,前有 Glossier 的 Emily Weiss;现有英国知名化妆师 Lisa Eldridge,推出个人品牌 Lisa Eldridge Beauty 后也通过更加企业化的运作和营销来增加品牌的存在感。

但这看似更合理也更可能带来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未必适用于 May Lindstrom,也并非她认为的明智之举。2020 年的销售模式转变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零售商客户逐渐转移到官网的过程,May 扩大了实验室,增加了设备,优化了资源,在人力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将产能提高了近三倍,满足不断回升的销量所需,也为下一步的发展打好了基础。而为了增加网站的曝光量和获得新客,13 年没有在广告上花过一分钱的她开始学营销,做关键词竞价,推出积分奖励计划,到现在开始着手建立品牌的首个营销部门。

学会放手,成就“超我品牌”

但至少目前,她的目标和 Lisa 不同。她是要在深耕小众品牌和个人品牌领域的框架里,扩大品牌的体量。也所以,个人化、亲密感的客户关系,仍然是她接下来继续关注的重中之重。但亟需改变的,是她需要从日常运营中脱离出来,并逐渐切断自己与消费者之间的单线联系。

换言之,就是放手。放手,是 May 一直在死磕的课题。她很早就认识到自己需要从诸多日常事务中慢慢抽离出来:一开始,是包装邮寄;后来是产品制作;再后来是原料采购……每一步她都经历了类似的成长痛。“最早由工作人员完成灌瓶和包装的时候,我甚至产生了强烈的自责和愧疚。” May 回忆说,“我一度不敢再声称这些都是由我制作完成的产品。”

最近一次的放手是客服部门的邮件把控。一度,May Lindstrom Skin 的客服人员是无权点击邮件发送的。她们负责起草回复客户的邮件,但必须经过 May 亲自检查和修改后才能发送。“我喜欢亲力亲为,因为不相信别人会和我一样在意,做得和我一样好。”

但事实上,无论是客服(carebear)还是团队的其他工作人员,“都能胜任自己的工作,甚至做得比我更好。”我们常常强调自主能动性,但更多时候我们的改变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推动。不再一对一的回复客户的信息和问题,让 May 产生了严重的分离焦虑,但她也看到这更可能成为一个创造多线联系和深化影响的契机。

她或许不能一一回复每一个人,但她可以根据这些问题进行集中的创作和拍摄。一方面为提问者提供更全面且深入的解答,同时公开回答的方式会帮助更多有同样困扰的人们。May 认为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客户关系和更高维度的亲密感,更能创造品牌和客户的共赢。

北美最好用的三款日常防晒

防晒霜大户,一年四季每天都会用。推荐的产品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但主要是日常使用,不考虑极热极晒以及户外运动时。

所在地:温哥华

诉求:日常向,非户外运动爱好者。

肤质:中性偏干

偏好:

  1. 除非大太阳,一般用 SPF30 的防晒产品。
  2. 更加追求肤感——毕竟效果最好的防晒是每天都会用的防晒,喜欢保湿霜一样的质感。
  3. 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更偏向于前者。
  4. 几乎不用有色防晒。可能解决了物理防晒泛白的问题,但一用有色防晒,我(仅就我个人而言)就会忍不住减少用量,结果就是达不到防晒的效果。

言归正传,先呐喊一下,Olay Regenerist Mineral Sunscreen Face Moisturizer, Zinc Oxide, SPF 30,我最爱的防晒,全方位满足我需求的防晒,是停产了吗?!!!!!为什么买不到了?还能买到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鄙视它丑,它真的很好用——不泛白,不假白,肤感柔和舒适,物理防晒。囤上,一年四季,用在哪一天都不会出错的产品。

如果没有它,你可以考虑试试 The Sunscreen Compnay Ava Isa Every Morning Sunscreen SPF 30

加拿大不多见的名声在外的小众品牌了吧?主打物理防晒,也因为把物理防晒做到不泛白而经常被黑人 pick(很说明问题了吧?)奥普拉,美国前总统夫人 Michelle Obama 都是她家粉丝,美国网球名将大威廉姆斯的防晒产品也是她家设计配方制作的。

实际上这款的原版才是我物理防晒的白月光,停产后换新版,真的是逃不脱新版不如旧版的魔咒——可能在现有的物理防晒里仍然是next level,但从肤感来讲随时都能被旧版秒成渣,是很明显的防晒产品的肤感。

有一定的流动性,乍看会觉得是很水润的产品,但涂抹会有阻滞感,是一种油膜裹住霜体的推不太动的感觉。好处呢,就是这种感觉和微微的泛白都会在不到一分钟后消失。

如果你不介意化学防晒,那就推荐 La Roche Posay Toleriane Sensitive UV SPF 30 Daily Facial Moisturizer

肤感绝不比 Olay防晒差,涂抹起来顺滑舒适,也不会因为是敏感皮用而厚重,完全没有负担。是我永远都买一囤一的产品。

相信每个用防晒的人都会为补防晒而皱眉头吧,反正我是无法忍受在没洗过的脸上再糊一层 whatever 的。但不得不补的时候,还是很推荐Colorescience 的防晒粉的——Sunforgettable® Total Protection® Brush-On Shield SPF 50。和霜、油、喷雾等等相比,粉这种质地就赢了,尤其是夏天烈日炎炎大汗淋漓之下。补涂防晒粉的诀窍,一要屏住呼吸,二要用量足够。

Sangre de Fruta:从温哥华小岛到艾美奖舞台

Allison Audrey Weldon在Bowen Island岛上安了家。一栋 80 年代初建的老房子,在改造、翻新和年年岁岁的相处中,嵌上了她的印迹。Sangre de Fruta 的第一家门店也开在这里。阳光清透,Artisan Square 的红砖墙上树影交叠。这栋极富电影质感的建筑见证了 Sangre de Fruta 从一个店面到有了办公室,以及独立的生产空间;产品从个位数到数以十计;从名不见经传到获得 Goop 的青睐,以及受邀为艾美奖提供伴手礼;从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到 15 个人的核心团队。而 Allison 的角色也在不断迭代,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品牌管理者和营销人。

Continue reading

苹果脸上计算机Vision Pro到底是什么东西?

革命之处或许在于,之前 iphone 取消了屏幕书写笔,而 Vision Pro 取消了键盘和触摸板这些物理控制器。你不用桌子或膝盖放电脑了,看的区域范围不在受限制,视线所及都可以,你四周所有物理空间都是计算机屏幕。对于宅在狭小室内,想要看场影院级电影或游戏的人来说,The Vision Pro 通过两个非常小但有 2400 万像素分辨率的显示器投射到你的眼睛里。

Continue reading

最爱的两个迷莲卡薇单品,章小蕙一个都没提?

话说,在国外籍籍无名的 Miriam Quevedo (迷莲卡薇)能在国内呼声如此之高,章小蕙绝对功不可没。直至如今,章小姐一有动向,Miriam Quevedo 就会翻红一波,最近章小姐的 xhs 直播首秀自然也不例外。

我这些年也几乎尝试了 Miriam Quevedo 的全线产品。总结下来,应该说是水准在线,但也不至于惊艳。常年浸润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难免不受铺天盖地的“惊艳”影响而买买买,但实际用起来,常常困惑于大家的惊艳来自哪里,以致于怀疑自己全身上下是不是只有皮肤钝感力最强。

Continue reading

你要知道的关于Collagen-胶原蛋白的一切

最近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关于胶原蛋白粉的推广铺天盖地。Vital Proteins 的蓝罐罐首当其冲,Jennifer Aniston 作为他家的 Chief Creative Officer,给它带来的曝光量和影响力绝对不容忽视。但它还是成功刺激了我的兴趣,研究一下关于胶原蛋白。毕竟,人类 30 岁之后,每年胶原蛋白都会损失 1%。这种失去带来的衰老是全方位的,从皮肤到骨头。

Continue reading